医院新闻

【健康科普】面对“隐形杀手”——骨质疏松,疏忽不得!

发布时间:2024-11-04
浏览次数:

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。今天的健康科普,让我们一起了解骨质疏松,关注自己的健康。


1、什么是骨质疏松症?
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、骨组织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随者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。


2、骨质疏松症的诱发因素

1.年龄:随着年龄的增长,骨密度逐渐减少,骨折风险增加。

2.性别: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,尤其是绝经后妇女。

3.家族史:家族中有骨折史或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。

4.个体体型:体型瘦小的人(BMI<19)或者体重过轻的人,骨质储备较低。

5.生活习惯:长期吸烟、饮酒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,增加患病风险。

6.营养不良:长期摄入钙、磷、维生素D等不足,导致骨密度降低。

7.某些药物的使用:例如,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
8.有其他慢性疾病:慢性肾脏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,骨密度降低的风险较高。


3、骨质疏松的症状

骨质疏松症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常被称为“隐形杀手”,但随着病情进展,骨量不断丢失,骨微结构破坏,患者会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、身高变矮、驼背甚至骨折,轻微的摔倒或撞击都可能导致骨折,尤其是髋部、脊柱和腕部。


4、骨质疏松的预防

1)营养充足:

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至关重要。平时可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鱼类、豆类、坚果类等。推荐中老年病友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,日照不足者建议每天补充600~1000单位的普通维生素D。

2)运动锻炼:

推荐的运动包括有氧运动(如散步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)、平衡训练(如太极拳) 和抗阻运动(如拉伸带、坐位抬腿)等。

3)生活方式:

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改变吸烟、喝酒、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。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,积极参加户外活动,增加日晒时间。

4)预防跌倒:

保持家里光线充足,去除地上可能导致滑倒的物品,浴室使用防滑垫等。

5)定期检查与治疗:

高危人群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,早诊断早治疗。

健康咨询电话:0539--8288938(骨科)